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海南周刊 |《本草纲目》饮誉全球,编者李时珍——好学爱问访四方

2023-06-16 15:40:34 829

摘要:文本刊特约撰稿 蒙乐生李时珍(1518~1593),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其名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等十余种文...

文\本刊特约撰稿 蒙乐生

李时珍(1518~1593),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其名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等十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受益于《本草纲目》,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2011年5月,金陵版《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李时珍采药图

放弃科举

专事医学

李时珍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影响,幼年时就爱好和熟习草木虫鱼等学问。他天赋聪颖,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目。

在父亲的鞭策、督促下,13岁的李时珍于嘉靖十年(1551年)考中秀才。

李时珍虽然从小就热爱医学,但看到官僚乡绅轻视和欺侮父亲的情景,本来也想通过科举实现父亲对他将来当官的期望。然而,三次应试,三次失败,他便决心弃儒习医,一面刻苦钻研医药学著作,一方面行医看病。

很快,他的才华就显露出来,很多疑难病症经他治疗,大都能得到解决。由于他医术精湛,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被举荐到北京太医院。虽然官职低,但那里是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他阅读和见识了在别的地方想看但看不到的书籍和药物。

在太医院大约一年时间,他就托病辞职。回到蕲州后,赐封在武昌的楚王朱英裣派人来找他,朱英裣的儿子“气厥”经常发作,许多医生治不好,就把希望寄托在李时珍身上。为了笼络人心,朱英裣任命李时珍为“奉词所”的奉词正,兼管王府的“良医所”。在这期间他除了治好朱英裣儿子的病外,还有机会为王府外的患者治病。

李时珍雕像

博采众长

编著《本草纲目》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着手编写《本草纲目》,至万历六年(1578年),前后27年,三易其本,才完成书稿。因编著时间过长,规模庞大,《本草纲目》一书其父其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该书是以李时珍为主的集体创作。

《本草纲目》共16部,有52卷,约190万字。全书收纳诸子百家本草所收录的药物达1518种,在前人的基础上增收了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药物形态图多达1100余幅。

李时珍打破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药的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等共16部,包括60类。每类药标名为纲,纲下是目,纲举目张。书中还系统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纠正了历代错误,丰富了本草学知识。

他通过亲身的医疗实践,认识到前代医药学家的辉煌业绩,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理论上、观察上的缺点、错误,尤其是历代药物学著作“本草学”的很多缺点错误。

他认为如果对药物解释混乱和分类失宜,很容易把医生带到错误的道路上去。他在父亲的赞同下,立志把旧的“本草”加以补充、整理。从《神农本草经》起,一直到宋朝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止,可以说是紧紧地衔接着前进的,但是在《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之后,却没有大的发展。于是,他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基础,把古人漏掉的或没有发现的,以及经民众实践用之有效的药物补充进来,使药物能得到充分应用。

李时珍在编写过程中,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地以及牛首山、摄山、茅山、太和山等名川大山,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类书籍八百多种,历时大半生,终于在他六十岁那年(1578年)写成。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李时珍与世长辞,葬在蕲州瓦硝坝故居的雨湖南岸。400多年过去了,他的墓址仍在。他当年的诊所已改建成“李时珍纪念馆”,郭沫若曾为之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李时珍主持编写的《本草纲目》,后世多次刊行,医家奉为圭臬。

实事求是

绝不人云亦云

坚持实事求是,绝不人云亦云,是李时珍治学精神的一大突出表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写成后,为了把书编写得更充实、更完备,又用了10多年时间,做了三次大的修改。每一次修改,他几乎都是推翻成稿,重新编写,直到大约1590年前后开始刊刻为止。

李时珍不畏权威,敢于坚持真理。当时,嘉靖皇帝朱厚熜不理朝政,妄想成仙,在宫中设立坛醮和炼金所,梦想炼成“不死之药”。在他的影响下,各地方士异常猖獗,炼制丹药的风气极为浓重。李时珍冒着违犯统治者意志的危险,把服食丹药的害处告知民众。

他遇到问题总是看了又看,听了再听,尽最大努力去调查了解。他写《白花蛇传》时最初是在药贩子那里找材料,但药贩子所收的蛇不全是真品,就亲自跑到产蛇地现场观察,结果他清楚地看到了白花蛇的活动规律,而且还了解到白花蛇的炮制方法等。

为了证实陶弘景说过的,穿山甲能水陆两栖,白天到岸上把鳞张开引蚂蚁爬来,夜里闭上鳞甲跳入水中,让蚂蚁浮在水面,然后吞掉,是否真有其事,李时珍花时间蹲在穿山甲出没之地,亲自解剖一只穿山甲,证明它确是食蚁动物,但是是搔开蚁穴舐食,纠正了前书错误。

为了搞清楚专供皇帝服用的“仙果”到底是何物,他冒着杀头危险,前往均州(今湖北省均县)采摘样品,亲口尝试,证实所谓“仙果”不过是有生津止渴作用的普通椰梅。正因为他非常重视调查研究,着重第一手资料,因而使他的著作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李时珍在研究工作中不仅“无书不读”,涉猎诸家,而且“采访四方”,与农民、渔夫、猎人、樵夫交朋友。他研究萍、苹、莼、莕的形态差别,向行家请教鸬鹚的生育方法和鱼狗子的穴居情况,农民把他们所知道的标本都采集给他看。

有一次,他遇见车夫采一种红色草花,便问:这是旋复花啊,你们采它有什么用?车夫说:我们当差,长年奔波,歇不得力,没有一个筋骨不患伤痛。我们有个秘方,用此根煎汤,睡前服下,可治筋骨伤。劳动人民给了他丰富的知识营养。

《濒湖脉学》为李时珍晚年所著,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27种脉象,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的形式撰述,便于诵记,因此流传甚广,历来受医家所推崇。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