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州配图:《本草纲目》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死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一书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印发行,这部巨著终于得见于世。《本草纲目》成书之后,为何十数年无人问津?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时年76岁的李时珍...
九州配图:《本草纲目》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死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一书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印发行,这部巨著终于得见于世。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时年76岁的李时珍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在他生前,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让这部倾注他毕生心血的《本草纲目》出版刊印以流传于世。然而,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花了十数年的功夫四处奔走寻求出版,都没能在死之前看到自己毕生的愿望得以实现,终而抱憾九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一部经典巨著,怎么会十几年间没有一家书商愿意将其刊印出版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仔细研读了《明史》、《王世贞年谱》、《李时珍传》以及《本草纲目》序文等史料,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似乎找到了较为确定的答案。《本草纲目》之所以成书后十数年间未能得以出版发行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要知道,明朝时期虽然已经有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对于文稿体量这么庞大的一部书来讲,其刻板、排字所耗费的成本远高于印刷本身。因此书商们都担心赔本赚吆喝,没人愿意承接这档子生意。加上李时珍本身只是普通行医之人,家里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促成此事,全赖书商的意愿。
九州配图:活字印刷
《本草纲目》全书所附药物形态图多达1100余幅,这样的书稿可不同于其他书类,这些药物形态图对于文字的辅助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尽量真实的反映原稿的附图信息,就非常考验刻板的技术水平了,而且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大部分实力一般的书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九州配图:药物形态图
李时珍虽然在楚王府当过“奉祠正”,也在太医院短暂干过一段时间,但他最多也就是在湖广一代有点名气,与当世名医这样的头衔相比还相距甚远。再加上他的家族也不显赫,地位也很普通。因此,“重利”的书商们哪里会去管你的书到底有多大的科学价值,自然不会接活。
九州配图:李时珍当时只是普通郎中
如前文所述,《本草纲目》一书李时珍花了近30年在其次子李建元和弟子庞鹿门的协助下完成的,既没有官方背景也没有其他名家参与,因此书成之时的初稿,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为其作序,更别提当世名家文豪了。这样的情况下,既无官府资助,又无名家推荐,加上又是190余万字的大部头,更加无人问津。
由此可见,综上四点原因,让这部药学巨著差一点便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若果真如此,那今天的我们很大概率是见不到如此完整而又被称作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药学著作了。那么,李时珍这位中国古典医药学巨人也必然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更不可能有“药圣”之名了。
如前所述,早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李时珍便已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成书两年始终没有书商愿意将其出版。在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也就是成书后次年,李时珍先后到湖广一代的黄州、武昌等地联系《本草纲目》刻印之事,无果。无奈之下,李时珍又只身顺江而下奔赴金陵城(南京)寻求书坊,彼时的南京是文华之地,大小书商很多,然而不论他怎么费尽口舌,都没有一个书商愿意承接刻书事宜。此后数年,李时珍常为刻书之事劳神,四处奔走接洽,却注定徒劳。
奔波两年无果之后,不知是受了何人指点(一说是他的长子李建中,一说是南京的书坊老板),李时珍决定去找当时的文坛泰斗王世贞求序。当时的王世贞堪称天下文宗,有着“后七子之首”的尊号,且已经独领文坛十数年,其影响力不可小觑。试想,如果王世贞愿意赐序一篇,那以他在文坛和世人眼中的地位和号召力,这部书要想找到书商承印刊行便会容易的多。
九州配图:王世贞画像
想法是很好的,但是之于王世贞愿不愿为其作序甚或是愿不愿意接见他都是个天大的疑问呢。然而,急于出书的李时珍管不了那么多,决定躬身拜访,尽力一试。
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秋,已然63岁的李时珍用“青囊”装满书稿,再次从蕲州出发顺长江乘船东下南京,日夜兼行几经辗转来到了王世贞家所在的江苏太仓“直塘”镇。
九州配图:王世贞的弇山园
另外,在王世贞所著的《弇州续稿》中对于李时珍的来访,也曾有一番描述:
从上述两处记载来看,李时珍在太仓直塘镇登岸之时,恰逢王世贞所拜的仙师(即指昙阳子王焘贞,一名在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道姑)羽化之时,王世贞正忙着为她操办后事并准备为其立传。李时珍只好硬着头皮登门拜访,出乎他意料的是,王世贞居然毫无阻拦的接见了他。李时珍表明了自己的来意,从满满的“青囊”中取出几十卷的书稿摆在王世贞的面前,并把自己写《本草纲目》的目的、如何成书得过程以及成书之后两年多来四处奔波无人刊印的苦恼一股脑子的向王世贞一一倾诉。王世贞深为感动,于是“留饮数日”,和他深入了解和探讨了一些书稿内容,最后同意认真拜读后为其作序。
九州配图:李时珍拜见王世贞影视剧照
可能有些朋友会问,王世贞为何不当即为他作序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无非三个原因:
于是乎,为《本草纲目》作序一事,便一拖再拖,一直等到了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王世贞辞官归故里,对李时珍最后送来的经过三次修订的文稿时,克服右眼已经失明的困难又完完整整的仔细研读之后才正式起笔。便有了现在《本草纲目》卷首的序言,虽然短短640个字,却非常精辟,对此书以及李时珍本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篇序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一读,也可以联系笔者索要)
九州配图:王世贞所作序文截图
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冬,为《本草纲目》作完这篇不朽序言的王世贞病逝。李时珍拿到了王世贞的亲笔序文后,感激涕零之余,便开始在南京城四处接洽刊印之事,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南京书商胡承龙立马答应承印《本草纲目》全书。
然而,这部鸿篇巨制实在太长、太复杂了,仅校对和刻板就花了足足四年有余。就在李时珍期待着临死之前能够一睹自己的毕生心血得以面世的过程中,他也油尽灯枯,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含恨谢世了,享年76岁。
九州配图:金陵本《本草纲目》摄元堂刻本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也即李时珍去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一书终于在书成十八年后在南京出版500套,史称“金陵本”。
因此来说,《本草纲目》能够得以刊行面世,王世贞其功至伟,如果不是他慧眼识珠且践行君子之诺,那后世的我们定然难以看到这本古典医学巨著了。
今天,《本草纲目》已成为中国古典医药学的不朽巨著,其重要性和对后世的意义不言而喻,无须赘述。李时珍直到去世之前都未能亲眼目睹它的问世,诚然有些遗憾,但比起因为无法出版而让此书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之中的话,他又是异常幸运的,也是后世之幸。
九州配图:《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
王世贞和李时珍两个同时代的大家,虽然术业各有专攻,一个如日中天的当世文宗,一个却是默默无闻的平民郎中,看起来是毫不相干的两人,未曾想却因为《本草纲目》一书而产生了堪称伟大的交集。通过此文的讲解,希望我们在感谢“药圣”李时珍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应当真诚的感谢一下王世贞识珠辨玉。
1.《王世贞年谱》
2.《明史·卷二百八十七·王世贞传》
3.《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4.《李时珍传》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